随着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营养保健,市场上各类保健食品层出不穷,相关产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保健食品等7大类食品12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保健食品不合格产品存在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免疫球蛋白含量不符合相关产品执行标准要求,可能是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也可能是生产企业未按照配方标准生产。
在保健食品这一快速发展的产业中,如何提振消费者对合规产品的消费信心,解决行业痛点、难点?
事实上,梳理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告可以发现,保健食品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关于2023年第三季度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通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9922批次,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样品23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0.23%。甚至一些并非保健食品的产品中添加违禁成分“假冒”保健食品扰乱消费者视野,存在安全隐患。
保障保健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记者从日前举办的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获悉,今年以来,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万余起。据了解,今年以来,公安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治理,重拳打击保健功能食品非法添加等突出食品安全犯罪。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积极开展相关行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例如,连日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组织开展保健食品经营规范提升行动,结合开展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辖区保健食品经营者利用抽查考核小程序进行特殊食品安全管理培训抽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