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时代美好生活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群众文化活动老百姓唱主角
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26座24小时留灯书屋全天候留灯不打烊。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里,一杯茶、一本书,逐渐成为群众的生活日常。
“无论多晚,这里为我留灯”的温暖,“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感认同,让“温江区打造特色留灯书屋”在成都“人民阅卷·十大市民点赞项目”评选中拔得头筹。
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除了传统公共文化设施以外,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迅速。
“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颜值高、设计感强、内容多、运行灵活,目前已超过3.35万个,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说。
今年2月,“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全国各地陆续举办12项主体活动和80多项示范活动,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
原来春节期间举办的“村晚”,今年开始一年四季都举办,在农闲时节成为“四季村晚”。
12月22日,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冬季主会场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古堰画乡举办,以“村晚”为团聚契机,营造“家家户户办村晚”的浓厚氛围。
作为中国老百姓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活动之一,广场舞也是越跳越红火。
今年的全国广场舞大会在各地汇演的基础上举办了全国6个片区展演,在贵州贵阳还举办了广场舞之夜活动,带动全国举办广场舞活动超过2.4万场。
可以说,如今的群众文化活动是老百姓唱主角。据统计,现在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已经超过46万个,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