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中,员工垫资给公司购买办公用品,报销之后公司再打款给个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有一家公司却因为垫资给公司买办公用品,竟然被税务稽查要求整改。这是什么情况呢?

因为这家公司经常性地购买办公用品,并且每次金额并不小,稽查局进而推断该公司可能存在员工找票报销抵工资,进行逃避个税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即是罚款,还被税局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其实,仔细看案例就会发现,事情的起因主要是企业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税。
但还是有很多小伙伴会疑惑,那我公司以前都是这么操作的呀,以后要怎么进行?

只要企业垫资报销的业务真实存在,合法合规,就不怕被查。但是为了规避风险,这4点还是要注意:
1、个人垫资金额不宜过大
个人垫资一般适用的情形是小批次零星购买,不签订采购合同。
对于公司而言,个人垫资容易出现虚假报销等问题,很多公司都会限制员工垫资的金额,超额部分就自己掏,公司不予报销。
所以,个人给公司垫资购买办公用品的时候,金额不宜过大。
2、垫资费用应该及时报销
一个公司经营报销前期的费用,容易出现以下三点:1)不利于内部管理;2)会计数据的失真;3)税局会质疑费用的真实性。

3、采购人员不宜过多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公司负责采购的人员是固定的,如果一个公司所有人都垫资报销,容易有发票抵薪的嫌疑。所以,采购人员一般是固定的几个人。大公司可以专门设立采购部,而小公司可以设立专员采购。
4、企业公户给私户转账报销办公用品费用,不合规
企业公户给私户转账合规的只有这8点:1)发放员工工资;2)员工差旅费报销;3)支付个人劳动报酬;4)向自然人采购;5)归还个人借款;6)支付个人赔偿金;7)股东利润分配;8)个人独资企业利润分配。
若是超出了上述情况以外的均是不合规的,所以,企业公户给私户转账报销办公用品费用是不合规的,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实,不单是个人垫资报销有风险,差旅费、餐费、福利费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费用报销也是存在很大风险的,所以财务人员不管是哪种费用报销,都应该小心谨慎。